“张君劢问题”比“李约瑟问题”更值得今人关注
2021-03-30 11:04:20
  • 0
  • 0
  • 3


这两天看刚买的一本由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年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的《科学与人生观》。这本书其实就是1923年亚东图书馆出版的一本关于“科学和人生观”论战文章汇编的重新印刷。

张君劢于1923年2月,应清华大学邀请,为当年毕业班同学做了一篇关于《科学与人生观》的演讲。不料演讲遭到了丁文江的强烈不满,丁文江写文章批驳,进而引起了包括胡适、陈独秀、梁启超众多名人卷入大论战。这场论战,当年轰动全国,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

作为对于中西文化一直有兴趣的我,过去几十年里,也曾多次想深入了解这场论战中的各种观点,无奈每次都因为缺乏对于西方哲学和哲学史方面的基本常识而看不下去。近年来,自己恶补西方文明史和哲学史的知识,这次再看这本《科学与人生观》,果然就基本都能看懂,看得十分过瘾有趣!

读陈独秀、丁文江、胡适和张君劢当年的文章,感慨万分。最深的感叹就是,这些历史人物当年对西方文化的认知程度完全不在一个水平,怎么能够对话?鸡鸭对话,不过是各说各的话而已!

照我看,用对西方哲学和哲学史的理解程度来衡量:

1)陈独秀就是一个初中水平,一心想的就是要把“科学”两字当棍子,到处打人,大闹天宫。

2)丁文江是一个高中水平,留学学了一点科学,却成了一个科学主义者,听到别人批判科学万能,就跳脚!

3)胡适虽说是写了中国先秦哲学史博士论文的美国博士,可能是由于太希望中国“全盘西化”,存心要在论战中帮丁文江拉偏架,于是说了许多言不由衷的话,在这场论战中,他的表现平平。

4) 张君劢科举废除前中过秀才,在日本留学获政治学学士,1911年经殿试被授庶吉士,成为清朝末代翰林,以后留德数年,专攻西方哲学,虽未能拿到博士学位,但就凭张君劢在这次论战中的文字思想表现,可以看出他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哲学和哲学史的功底,是前面三人都不能相比的。

5)这场辩论,按双方根据认识论的逻辑解释科学是否万能来计分,张君劢完胜,丁文江理屈词穷,吞吞吐吐的胡适,被陈独秀强词夺理,反将一军,最后是哑巴吃黄连,默然退场!

耐人寻味的是,这场辩论,当年一边倒地认为张君劢“输了”,他本人就此还被戴上了“玄学鬼”的帽子。

事实上,这场发生在1923年的论战所涉及的问题至今并没有定论和答案!我个人以为,关于科学和人生观究竟是不是一回事、科学能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的讨论,并没有过时,这个问题其实是和科学史上的“李约瑟问题”一样重要的经典问题!我们不妨给它起一个名字,叫做 “张君劢问题”。

如果说“李约瑟问题”是对中华文明三千年不足之处的反思,“张君劢问题”就是对于中华文明未来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的考量。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张君劢问题”值得国人重新关注和深思。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